※ 弘光科技大學 服務學習中心 張志斌 主任 ※

編註:摘錄 張志斌 主任『生命畫像-出版緣起』一文片段,全文請參閱弘光科技大學出版『生命畫像』。特此對張志斌 主任及弘光科技大學全體師生為了讓本書順利出版,不辭艱苦、勞心勞力的付出,致上我們誠摯的謝意與敬意!

緣起:一步一腳印、凡踏過必留痕跡

《弘光-服務學習之旅》專書是弘光科技大學執行97學年度「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開設具服務學習內涵課程」計畫,所呈現階段性的成果記錄,同時也刻劃著弘光服務學習課程發展的真實軌跡。一步一腳印、凡踏過必留下痕跡。

弘光96年8月於通識教育中心成立「服務學習組」(現已更名為服務學習中心),推展與通識教育結合的服務學習課程。本書除展現全校師生在服務學習課程的熱情參與外,更記載著弘光與社區機構「台中市脊髓損傷者協會」,因服務學習機緣,真摯的互動與溫馨的首航。

結合社區:以熱情的生命  擁抱真實的社會

服務學習可以讓學生「看見金錢以外的價值;發現物質以外的人性光輝」,也可以讓學生學習「去愛與自己沒有關係的人」!在服務學習的理論中,許多學者均提到美國1990年通過的國家與社會服務法案,該法案強調服務學習有下列四大特質:

1. 學校與社區結合

2. 服務與課程結合

3. 強調學習的重要性

4. 重視自我的發展

在課程結合方面,弘光服務學習課程結合本校核心通識「人文精神」課程。在與社區結盟方面,弘光與「台中市脊髓損傷者協會」合作結盟。在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部份,則希望透過服務學習課程,將弘光通識教育的講堂,由教室延展至整個真實社會,以生活世界為教育的舞台,以「台中市脊髓損傷者協會」傷友們的生命畫像、奮鬥歷程,做為學生「生命教育」的最佳榜樣與典範。

人間有情、生命有愛

在腸思枯竭於「人文精神」的教學策略時,在矛盾徬徨於「生命教育」的黔驢技窮之際,一陣及時雨,像甘泉般灌溉了我因著通識教育而滿頭白髮的滄桑,讓我重新以一顆「初戀的心」,迎接著教育未來的夢!

96年07月,學校層峰透過通識教育中心主管,轉達弘光推動「服務學習」的決心,不單純是為了教育部的訪視或評鑑,而是認定「服務學習」課程得以實踐本校「以人為本、關懷生命」的立校精神,可以補強通識教育過於理想的空談或高調,而真正帶領弘光學生,真實的走入社會,與社會產生碰撞,用最熱情的生命,點燃內心禁錮已久的封塵的心,讓學生透過服務學習,重新找到生活的目的、重新尋找人生的意義、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!

當下,沒經過任何的考慮,我於96年08月接下弘光服務學習組首任組長工作,開始與我最敬愛的弘光師生,共同展開服務學習的驚奇之旅!

首航,我結識位於台中市愛心家園的「台中市脊髓損傷者協會」總幹事柯坤男先生。柯總是弘光服務學習的貴人,兩年多的交往與互動,我們透過柯總,認識了好多協會的脊傷朋友。智敏、建平曾多次來到弘光演講,鼓勵學校師生;王愛珠前理事長、柯坤男總幹事兩度帶領「口足油畫創作班」學員蒞臨弘光,一共合辦兩屆「珍愛生命‧彩繪希望--口繪油畫創作展」。國隆、炳志、啟雄、秋月、淮呈;嫻柔、仕偉親臨弘光,與師生展開溫馨互動。感人之的情節,歷歷在目!

 

參與第一屆創作展的作者有:周瑞澤、黃仕偉、賴瑛元、楊建豫、葉秋月、洪嫻柔、曾啟雄、陳國隆、郭炳志、張榮耿、許淑惠、許淑華、廖淮呈等13位。第二屆則有:洪嫻柔、曾啟雄、黃仕偉、陳國隆、柳仲鳳、周瑞澤、許淑華、李文元、蔡文星等9位。人間有情、生命有愛,真摯的情誼,讓服務學習增添來自社會的情懷。

結盟:被剝奪的東西 總是最能夠打動我的心

米羅曾說「空白的空間,空曠的平野,空間的水平線,被剝奪的東西  總是最能夠打動我的心」!當脊髓損傷者協會的復康巴士專車,多次進出弘光單純又熱情的校園,傷友們的輪椅,是那麼真實且熱絡的滑過弘光師生那顆溫柔的心,每一個真實的生命軌跡,都訴說一份說不出的愛與感動,這,才是真實生命的軌道,才是真正勇者的畫像,才是通識教育的生命教材,才是弘光師生,乃至於全國學生生命教育的最佳典範。

或許,我們都不曾被剝奪過什麼,不曾失去些什麼!所以,我們不懂得什麼叫做「珍惜」!每天奔波於芸芸眾生,上山下海尋訪靠近海灘的民宿,泡在野溪溫泉裡,眺望青翠石壁上款款的落日餘暉,這一切彷彿都是那麼的理所當然,得來全不耗費任何功夫,想出國就出國,想敗犬就敗犬,日子長久在平凡安逸的氛圍中,漸行麻木,失去方向,生活永遠缺乏對生命最真實的悸動與最深沉的感動,而呈現空洞、茫然與不滿。

而我認識的這群朋友,用自己的生命,將他們對生命的詮釋,對生命的感動,滿滿的重新填飽我們漸漸枯竭的生命行囊。

本書結構說明與內容介紹

生命畫像集結了四個主要單元內容,說明如后:

第一單元:勇者的畫像

本單元是「台中市脊髓損傷者協會」傷友與志工所共同撰寫的文章,由「台中市脊髓損傷者協會」柯坤男總幹事與弘光教師志工孫秀君老師進行文章的選取與編輯。本單元一共收錄傷友文章28篇;志工文章6篇。

在「服務學習」的範疇中,本單元強調的是「學習」的層面,從傷友與志工的描述中,勾畫出勇者的畫像,呈現生命教育的典範,引導學生學習「知足、惜福、感恩;尊重、關懷、服務」,珍愛生命、服務利他。以傷友真實的生命示現,志工服務利他的心路歷程,豐富通識教育與「服務學習」的教育意涵。

第二單元:生命的典範:

本單元由弘光科技大學學生,透過課程的安排,主動聯繫、拜訪傷友,進行生命典範的採訪與寫作。

進行的方式是,先由柯總幹事提供受訪者的名單,由弘光服務學習中心召募志工學生。經過召募、篩選、編採受訓後,媒合學生實際去採訪傷友,以學生的觀點,呈現採訪的心得與體會、感言與反思。

原本在規劃中,柯總幹事提供十六位受訪者名單,服務學習組亦召募十二組採訪學生,採訪之後由弘光教師志工陳璦婷老師進行篩選與編輯,擇優挑選六篇採訪文章。本單元呈現弘光學生與脊傷協會傷友最真摯的接觸與互動。爾後,若有機緣,將持續進行未完成的採訪任務。

第三單元:服務-學習‧生命的反思

本單元集結弘光服務學習課程中,學生生命反思的成果,由2937位學生的反思表中,整理出406篇具代表性的生命反思書寫。此單元工程十分浩大,先由志工學生Key-in數千份學生反思表,再由教師志工廖秀珠老師進行編輯整理,其中包括由服務學習導師推薦的優良服務學習作業(包括服務心得與照片)。

不同於前面的內容,本單元將生命教育的視野,由「台中市脊髓損傷者協會」延伸至整個社區,學生反思的層面也比較多元化,本單元之生命反思範疇涵蓋了:兒童福利機構、身心障礙福利機構、老人福利機構、護理之家與醫院、社區發展相關機構、文化教育機構等。

第四單元:生命‧服務學習活動翦影

本單元接續第三單元內容,呈現服務學習中心推展服務學習課程的活動點滴與翦影,記錄弘光學生經由社會服務的過程,體會服務生命的意義與價值。

本單元首先呈現與台中市脊髓損傷者協會合辦之「珍愛生命‧彩繪希望」口繪油畫創作展活動剪影。其次記錄學生在「清水靜思堂」、「公明國小」、「惠明盲校」、「台中市家扶中心」、「弘光附設老人醫院」、「洪宗鄰醫院附設護理之家」服務學習的點滴,最後是媒體的相關報導。

謹以此單元,感謝弘光師生參與服務學習的熱情。一步一腳印、凡踏過必留痕跡。謝謝服務學習中心林琦偉小姐、高淑芬小姐擔任此單元編輯工作!

97學年度「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開設具服務學習內涵課程」計畫,目前已完成階段性任務。藉由本書出版、累積經驗、修正方向,彼此學習,淬礪精進,做為進一步永續發展的基礎。

期待能拋磚引玉,藉由服務學習的善緣,與真實的社會互動,將社會資源帶入校園,除盡一份服務社會的熱情外,更將社會之溫馨光明,當成學校生命教育的鮮活教材,鼓舞學生、真情感召,達至「服務」且「學習」的最高境界與理想!

獻上最真摯的祝福!謹以此書,再次表達弘光科技大學服務學習,對「台中市脊髓損傷者協會」全體朋友,最高的敬意與謝忱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cs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