※ 志工 林曉芳 ※

因為姊的緣故,今年五月我加入了脊髓損傷者協會志工隊的行列。

是啊,那個笑聲爽朗,個性不拘小節的林滿妮正是我可愛的姊。與「台中市脊髓損傷者協會」如何結緣呢?應該是三、四年前的事情吧。當時姊身體不舒服,想帶她去看病,但是沒有交通工具,於是我上網找復康巴士的資訊,網網相連一路走進脊髓損傷者協會的世界。

幾年下來,姊受到協會照顧很多。參加受訓課程、外出遊玩、看病、學習油畫,看到姊的社交圈逐漸打開,我很開心。怎麼這麼晚才知道這個地方?

因為看到協會夥伴對姊的好,現在的我,覺得時間到了,該是我投入志工行列,幫助其她和姊一樣,甚至比姊更需要幫忙的朋友。

加入志工團隊,首次出任務,是傷友居家關懷訪視行程。當日探訪了兩位夥伴。一位是當時住在林新醫院的黃偉達先生 (平時住在護理之家),另一位是協會的鄰居──喜愛油畫的陳國隆大哥。

個性開朗的黃偉達大哥,看得出來肢體行動非常不便(下肢無法自行移動,雙手萎縮)。被問到護理之家照護得好不好,黃大哥笑笑說還不錯,只是有點無聊,平時只能聽聽收音機。我心想,黃大哥如果想看本書,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。

陳國隆大哥的身影,很容易在東興路二段瞥見。陳大哥的電動輪椅後面拖掛一部小拖車,小拖車上回收物資疊得高高的,只要騎機車經過那一帶,常常會看到陳大哥來回奔波。陳大哥說,他最遠跑到公益路,之後會折返。據陳大哥表示,願意提供資源回收的店家大多很和善,有的還會事先幫忙把東西捆綁好。陳大哥還說,有時候身體不舒服,沒辦法出去回收,時間一久了,店家還會詢問,怎麼沒來?

愛畫畫的陳大哥,提到畫畫,馬上眉飛色舞。興奮地把最近的油畫作品展示給當日探訪的幾位志工朋友欣賞。藝術創作會打開另一扇心靈世界的門,真是一點也不假,陳大哥就是最好的例子。有誰會知道,在東興路上坐在電動輪椅上,一位穿著白色汗衫的歐吉桑,回家之後,會是個提起畫筆盡情在畫布揮灑的素人畫家呢!

聽協會的朋友說,以前的陳大哥可不是這麼樂觀開朗的人。陳國隆大哥經歷一段不短的憂鬱歲月,經過協會朋友的關懷,逐漸從陰影走出來。

愛、關懷與同理心,果真是一股非常不可思議的動力,會改變許多原本你認為不可能改變的事情。

一般人生活已經不容易,對行動不便的朋友來說,難度更高,這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得到的。好手好腳的人,遇到挫折,完全沒有沮喪憂鬱的權利,應該多看看這些肢體活動度受限,但是心靈無限自由、認真過活的朋友,然後想想,自己還可以多做些什麼,畢竟這社會的「無障礙理念」(平等心與硬體設施),還有非常非常大的改善空間。

人克服困難的潛力和韌性,從許多協會朋友身上,獲得最佳見證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cs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